银娱geg优越会线路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启高
冯启高,工学博士,教授,银娱geg优越会线路副校长。日本京都大学高级研究学者,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奖”、“河南省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苏建修
苏建修,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留德学者,现任银娱geg优越会线路院长,研究方向: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国际)光整加工学会理事、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机械工程”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精密加工与特种制造”创新型科技团队带头人、河南省“起重设备安全运行监控”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超精密与微细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其它项目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刘贯军
刘贯军,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届中国机械工业教协材料成型及控制学科教学委员会塑性成形分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河南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期担任多个企业技术顾问。现主要从事金属耐磨材料、金属热处理和表面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除在本校拥有一个表面工程技术实验室,主要从事化学复合镀技术和离子渗氮、气体渗氮技术研究外,还担任新乡市某上市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并兼任该公司铁基耐磨材料和零件表面强化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矿山、电力、振动等行业用新型耐磨材料和耐磨筛网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主持研究开发的高目数耐磨涂层筛网与传统不锈钢筛网相比耐用性提高3-5倍;将离子氮化技术成功应用于高速钢钻具的表面处理,使其耐用度提高1倍以上,产品性价比大幅提高; 主持研发的低碳低合金耐磨材料的耐磨性为国外相似材料的2倍,为传统高锰钢耐磨性的6倍。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其他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持省部级成果鉴定5项; 所主持研究的《化学镀Ni-P工艺在铝型材模具上的应用研究》项目于2011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授权专利8项;主参编著作、教材6部。 先后主讲过《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先进制造技术》、《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等本科课程,《摩擦学》、《现代表面工程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学生评价优秀。
马孝琴
马孝琴,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留丹学者,浙江大学博士后,现任网络中心主任,曾任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副院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篇;主编教材、学术专著6部,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
陈锡渠
陈锡渠,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高职学院院长,曾任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副院长。市文明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与检测技术。近年来,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其他项目3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主持省部级成果鉴定4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参编教材11部。
杜家熙
杜家熙,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副院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特邀评审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承担教改项目4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5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省部级成果鉴定4项;获授权专利3项;获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孔晓红
孔晓红,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副院长。自动化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智能算法。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2项,参与各类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成果鉴定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参编著作、教材8部;获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民盟河南省委“先进教育工作者”。
付素芳
付素芳,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留荷学者,现任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机电系系主任。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创业导师。研究方向为:结构动力学建模与测试、机械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振动与控制。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成果鉴定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主参编教材5部;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多次被评为校“文明教师”。
马利杰
马利杰,男,工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访澳学者,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切削理论与技术、机械系统测试技术。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省厅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机械工程学报等一级学报上;出版著作2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通过科技鉴定4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本科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和研究生《现代加工技术》、《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参与教研类项目3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出版教材6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教育部推荐教材1部;发表教学论文3篇,获省市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省级二等奖1项。
李勇峰
李勇峰,男,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外访问学者,银娱geg优越会线路科研副院长。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表面工程技术与新材料制造”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乡市“表面再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新乡市“先进材料制备与表面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新乡市科技服务专家,国内外多个期刊论文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先进材料制备与表面防护技术、表面强化及再制造修复关键技术。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市厅级项目20余项;主持产学研横向项目多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成果鉴定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
刘要北
刘要北,男,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留英学者,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骨干青年教师。研究方向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高能对撞机上新物理信号的寻找等。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48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学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主要担任《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及参编著作、教材2部;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项。
宋新洲
宋新洲,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制冷及机电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小型制冷装置的制冷系统。近年来,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刘启航
刘启航,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光机电一体化。近年来,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参编教材1部。
宁欣
宁欣,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银娱geg优越会线路“十佳教师”。中南六省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机械(汽车)现代化设计及控制技术、机械(汽车)结构强度可靠性与轻量化设计。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基金项目等5项;完成省级成果鉴定8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厅级成果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主参编著作/教材12部。
陈广华
陈广华,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信号处理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以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发电及并网控制。近年来,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1项,参与各类项目4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EI收录6篇;主编著作1部。
杨文强
杨文强,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自动控制实验室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生产制造系统建模、优化与调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力系统优化;机器视觉。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1项,参与校企合作项目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王占奎
王占奎,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科研秘书,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SCI/EI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固结磨料研磨抛光,化学机械抛光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3项;主持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5项;主持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项目1项,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和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参其他厅级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9篇。
赵红远
赵红远,男,银娱geg优越会线路教授(内聘),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hD访问学者。现任银娱geg优越会线路研究生秘书,新乡市先进材料制备与表面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绿色农药创制与智能农残传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表面工程技术与新材料制造”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锂电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四川富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顾问,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客座主编,Colloid and Surface Science客座主编,Materials International助理编辑,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Sensors国际编委,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等20余本国际SCI期刊审稿专家。近年来,主持/参研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市厅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50余篇;受理/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指导学生荣获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要研究方向:纳微表面工程技术及其能源和传感应用。
冯宜鹏
冯宜鹏,男,博士,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教学秘书,硕士研究生导师,新乡市科技扶贫特派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目前主要从事先进新能源转化设备、污染物净化处理装置的前期机理研究、实验分析以及后期相关装置的设计工作。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82102310880),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B480001),参与项目: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农业排放状况及强化治理方案(总理专项);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项目。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篇,授权专利9项。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竞赛获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
逄明华
逄明华,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力学教学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制造摩擦学,液相辅助激光加工表面织构技术。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近10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外《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等期刊审稿人。主要担任本科生《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研究生《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著作、教材4部,指导学生3D建模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1项,获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
付成果
付成果,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及设备研究(课题组形式培养:课题组成员:冯宜鹏、吴同杰(企业));2.机电产品设计(课题组成员:杨辉、李海波);3.干燥工艺与设备(与中国农业大学吕为乔教师合作培养);4.数控工艺品加工。近年来,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横向课题4项,主持完成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项,参与完成总理专项1项和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以作者发表SCI/EI论文6篇,其他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和专著各1部,授权专利5项。
徐君鹏
徐君鹏,理学硕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欢迎来到银娱优越会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控制、机器视觉、SLAM导航。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20余篇,省级成果鉴定7项,授权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主持河南省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6项,主持振动,起重,环保,养殖,金融安防等横向项目10余项。校级文明教师,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指导创新创业项目5项,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获得挑战杯,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自动化大赛,蓝桥杯信息技术大赛,机器人竞赛等,获得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80余项。
张亚奇
张亚奇,男,工学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会员,河南省高校“表面工程技术与新材料制造”科技创新团队骨干。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加工及优化应用。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意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5篇,授权专利7项。主编及参编著作、教材2部。
张明明
张明明,工学博士,副教授(内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1.金属材料的腐蚀与氧化.2金属材料的表面改进与防护技术。近年来主持/参与5项国家、省部级及市厅级项目。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编著作1部。
夏新颜
夏新颜,女,博士,教授,现任新乡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博士后导师,河南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机械装备、高等教育管理等相关研究工作。参与或执笔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重大教育政策研究项目1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荣获省部级、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余项。
李文星
李文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乡市创新人才,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河南分会理事,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主要承担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测试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在《Journal of Software》、《机械传动》、《机床与液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撰写学术专著 1 部,主、参编教材 5 部,主持、参与省级课题 9 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9 件,主持企业横向课题 1 项。
贾蒙
贾蒙,男,博士后,教授,新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河南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新乡市重大专项、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20多项,近年来发表SCI、EI检索论文、出版著作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带领学生参加多项比赛并获得奖项。
汪洪峰
汪洪峰,男,安徽桐城人,黄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士后、皖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搅拌摩擦连接技术、高速加工技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30多篇,授权国际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黄山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6年获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获得黄山市青年科技奖(第四届),2017年获得安徽省青年科技奖(第十七批),2017年获得安徽省第十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徐涛
徐涛,男,工学博士,丹麦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内聘),人工智能学院教师,“人工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6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获博士学历及学位证书;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丹麦奥尔堡大学进行访学研究。现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8210221030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13A510297)各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编号U1804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61304061)、“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编号ZD18006)各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两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获得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四项,获2012年度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视觉、跨媒体感知,优化控制等。